Page 71 - 上海日资企业要览(2001年中文版)
P. 71
第二篇 上海的主要产业
在上证所上市交易 1992 年 2 月至 5 月是 B 股的活跃时期 B 指一直攀升至 140.85 点 1992 年 5 月
至 1993 年 7 月底 进入低谷期 B 指跌至 51.01 点 1993 年 8 月至 1994 年 4 月 B 指又回升至 105.78
点 1994 年 4 月以来一直持续下跌 1996 年 11 月 B 指下跌至 44 点 当月 20 日以后 受重大利好消
息 如 12 月 1 日起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的刺激 B 指开始掉头上行 但是受东南亚金融
危机的打击 B 指再度低位徘徊 1997 年末收盘为 55.88 点 年成交量也只有 212.94 亿元 1998 年
的年度成交量进一步萎缩至 81.88 亿元 1999 年开始回升 年度成交量为 130.4 亿美元
三 国债市场
1981 年 国务院决定发行国库券 这标志着我国国债市场的重新起步 至 1998 年以前 国债的
发行主要还是采用行政分摊手段筹集 1988 1993 年进入了市场化探索阶段 其间 1990 年上证所成
立 国债交易成为上海证券市场的主体 国债的发行也采取国际通行的承购报销方式 1994 1995 年
国债交易进入大发展时期 其间 1993 年 10 月 25 日上证所正式开始国债期货的试点 1993 年 12 月 12
日又推出国债回购业务 1994 年全年成交量激增 市场行情牛气冲天 1995 年国债发行首次采取竞
标方式 显示国债发行市场化的潜力很大 二级市场的成交最终比上年度有明显的增加 1996 年国债
现货和回购成交的总额达 4,962.38 亿元和 12,439.16 亿元 几乎为上年度的 5 9 倍 1999 年国债成交
达到 17,400.89 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18.06%
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于 1997 年 6 月 6 日开始试运行 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部门通过有关
货币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来间接调控市场 交易中心提供计算机交易系统服务并负责市场运行的组织管
理 债券交易包括现券买卖与回购交易两部分 现券交易品种目前为国债和以市场化形式发行的政策
性金融债券 回购的债券包括国债 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 回购的期限为 1 天到 1 年
交易系统按 7 日 14 日 21 日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4 个月 6 个月 9 个月 1 年共十个品种
来统计公布债券回购的成交量和成交价 参与国债交易的成员为具有债券交易资格 并经中国人民银
行批准进入债券市场的各商业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 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和保险公
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债券托管结算和资金清算分别通过中央银行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人民银行
清算系统进行 其实行 纯券结算 的清算结算方式 清算速度为 T+1 即交易成员在成交日或回购
到期日后的第一个营业日进行债券过户和资金清算
四 国债期货市场
1992 年 12 月到 1993 年 10 月是上海国债市场的试行期 当时的交割期限分别为 3 月 6 月 9
月和 12 月 当时投资者微乎其微 甚至有行无市 1993 年 10 月至 1993 年底是为上海国债期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