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上海日资企业要览(2001年中文版)
P. 68
第二篇 上海的主要产业
年的拆借利率稳中下跌 1999 年受中央银行再次降息的影响 同业拆借的加权平均利率为 3.0670%
比1998 年同期下降 52%
拆借范围已经拓展至全国各地 在同业拆借市场建立之初 拆借范围仅为本系统和本省市 到 90
年代初 本省市内拆借仍占拆借总额的 85% 系统内拆借占拆借总额的 60%左右 1995 年上海的资
金已拆至全国各地 但由于全国有多个融资中心 所以当时上海融资中心辐射的范围仍以上海经济区
五省一市 为主 1996 年 1 月 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已进入全国联网的统一市场 成为全国资金拆借
市场的中心 上海资金拆借范围和辐射地区进一步扩大 其融资中心为代表的二级网络加强了与异地
的资金融通 吞吐能力明显加强 拆借总额占全国市场的 31% 截至 1996 年底 累计成交 5871.58
亿元 日均成交 23.13 亿元 1997 年累计成交 4149.24 亿元 日均成交 16.4 亿元 市场表现为拆借
利率稳中有跌 交易量有所减少 1998 年拆借市场总计成交 989.58 亿元 日均成交 3.90 亿元 1999
年累计成交达 7326 亿元 日均成交 29.2 亿元 同比增加 258%
1999 年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农村信用联社 基金和证券公司等新型成员单位
相继入网 截至 1999 年底 已经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成员达 319 家 较 1998 年底增
加 143 家 增长幅度约 81%
二 票据贴现市场
上海票据贴现市场是随资金供给体制的改革而发展形成起来的 为了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时收
回货款 缓解资金紧张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于 1994 年 7 月 7 日颁发了 关于在煤炭 电力 冶金
化工和铁道行业推行商业汇票结算的通知 并附发了 商业汇票办法 和 再贴现办法 这些办法
规定在购货单位资金不足时 可以凭承兑的汇票款项购买商品 销货单位在资金不足时可以持承兑的
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 允许商业汇票背书转让 等等 这些规定给上海票据贴现市场注入了活力 1986
年贴现总额仅为 6.06 亿元 再贴现总额为 1.75 亿元 到 1994 年上海票据贴现总额上升到 1920 亿元
再贴现总额达到 125 亿元 1995 年 全市票据贴现 423.25 亿元 再贴现为 152.70 亿元
三 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1986 年交通银行在上海恢复营业后 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 交通银行大胆进行金融工具创新
在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后 交通银行率先向社会推出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该存单存期
短 期限为 1 个月至 1 年 利率高 并可以转让 发行后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
场由此开始形成 1989 年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 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可以转让存单管理办法
使得这一新的融资工具的发行 转让与管理有法可依 这一市场更得到进一步发展 1986 年下半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