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上海日资企业要览(2001年中文版)
P. 74
第二篇 上海的主要产业
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 同年 5 月 1 日上海重新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
公司 1980 年 1 月 1 日 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 正式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 不过当时的人民保险
公司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1987 年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率先组建了保险业务部 打
破了上海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保险业务的局面 1991 年交通银行的保险业务部分离出来 组建 太
平洋保险公司 总部设在上海 1992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美国国际集团 的 友邦保险公司
在上海开设分公司 并于 10 月成立开业 经营寿险和非寿险业务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个重新进入上
海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 标志着上海保险市场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1992 年上海制定了 上海外
资合资保险机构管理办法 为上海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奠定了法规基础 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
上海 1994 年 11 月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开业 仅 1996 年就有英国商联保险 美国全美
人寿等 14 家办事处在上海成立 到该年底外资保险公司办事处已经达到 38 家 在上海保险市场加快
对外开放的同时 也加快了对内的开放 1993 年 3 月深圳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子公司 中国平安保
险 上海 公式即批准成立 1994 年 12 月天安保险公司获准在浦东开业 随即大中保险公司又于 1995
年 1 月在上海成立 1994 年 2 月 4 日在上海各保险机构的共同努力下 成立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
1993 年 3 月 经保险界人士努力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保险公证机
构 东方公估站在上海获准成立 目前上海已成为中国保险公司最多的城市 形成国有保险公司
股份制保险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并存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 到 1998 年底 全市已拥有中资 7 家 外
资 5 家 中外合资 3 家 共 15 家保险公司 来自世界各地 41 家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 此外
上海保险界已与世界上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 1000 加保险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 并在世界一些主要
港口委请了几百家船舶货损检验和理赔代理人 1996 年 上海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达 65.2 亿元 比
上年增长 29.7% 1998 年保费总收入就达到人民币 103.42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8.3% 总赔付 28.68 亿
元 赔付率为 27.73% 全市人均保费支出为 789 元 上海保费收入已占全市 GDP 的 2,79% 同时仍
以高于全市 GDP8%的速度增长 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目前上海的保险业务主要有 企业财产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 货物运输保险 汽车车辆损
失保险 简易人身保险 合作社职工养老年金和医疗保险 国内旅游保险 还有 奶牛保险
等
上海保险市场逐步走上规范化运作 1994 年 2 月 由人保 太保 平保和友邦 4 加在沪开业的
保险公司磋商和发起成立了上海保险同业公会 根据保险市场的实际状况 同业公会制定了 加强上
海保险业自律的若干暂行规定 自 1994 年起 上海各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逐步采用保险代理人营销

